315曝光生活中7种危险用品,镶金边玻璃杯、木铲子等可能含重金属和毒素,建议优先选择无装饰高硼硅玻璃杯、不锈钢铲等安全替代品,选购时注意材质标识和认证。
—
文章标题:315警示:这7类生活用品或难用且含毒,家中若有快检查
文章内容:
最近315曝光了一批日常家居用品的安全隐患。我整理了其中几类常见的家居生活用品,发现有些看似物美价廉,实则难用且可能含有害物质。家里如果还有这些用品,建议尽快检查或更换。
想知道生活中哪些用品需要注意吗?
本期就来盘点7种需要警惕的生活用品。全文分为七个部分:镶金边玻璃杯、木铲子、部分不锈钢餐具、PC塑料杯、杂牌洗衣液、杂牌三无纸巾以及一次性纸杯。
很多朋友喜欢购买外观精美的玻璃杯,其中镶金边的款式很受欢迎。但这种杯子其实暗藏隐患,不建议购买。
通常这类杯子口部或侧边会镶有金色涂料,虽然看着时尚,但可能含有害物质。
这类金边大多是仿金材料,如电镀金属,可能含有镍、铅等重金属。长期使用可能导致有害物质释放。此外,很多不能微波加热,放入微波炉加热时容易炸裂,遇热更会释放有毒成分。
因此,这种金边玻璃杯无论多便宜都不建议购买。
选购建议
建议选择釉下彩工艺或纯金箔装饰的玻璃杯,但需注意不能用于加热。避免有明显刺激性气味或图案易脱落的杯子。无装饰的高硼硅玻璃杯是更好的选择,耐高温、耐腐蚀且可用微波加热。
02 木铲子
厨房铲子是常用厨具,木铲因其隔热性好、不烫手受到青睐。但木铲也不能贪图便宜。
一些廉价木铲不仅使用体验差,还可能含有害物质。
部分木铲使用劣质木材,这些木材可能含有天然毒素。有些带有浓烈气味的木材,可能含挥发性油脂或树脂。木材拼接的铲子,接头处的胶水可能含有甲醛。若经过防腐处理,可能还会残留防霉剂、甲醛等。
此外,木铲长时间接触高温油,可能碳化产生苯并芘等有害物质。
因此,木铲不宜购买过于廉价的款式。
选购建议
推荐使用不锈钢铲或传统铁铲,这些材质更耐用且安全。
03 部分不锈钢餐具
家庭中很多用品是不锈钢材质,尤其是宣称“食品级”的不锈钢餐具。但这类产品需谨慎选择。
一些厂家宣传“食品级”,但缺乏明确标准,这类不锈钢可能含有害物质且易生锈。
选购建议
选购不锈钢餐具或杯子时,认准304或316材质,而不仅是“食品级”标签。
04 PC塑料杯
塑料杯是常见的饮水容器,但有些廉价塑料杯含有害物质,不建议购买。
PC塑料杯价格低廉,但可能释放BPA,影响生殖系统和儿童发育。欧盟已禁止PC材质用于婴儿奶瓶,中国虽允许用于食品接触材料,但规定BPA迁移量上限。
选购建议
建议选择Tritan共聚酯材质(不含BPA,耐温-10℃至96℃)或PP聚丙烯材质(耐温-20℃至120℃,适合微波加热)。
05 杂牌洗衣液
洗衣液是家庭消耗量大的用品,很多朋友为图便宜会购买廉价产品,但这类洗衣液可能有害。
部分廉价洗衣液含有荧光增白剂,长期使用可能引起皮肤过敏,干扰代谢。有的含磷酸盐,会污染水体并刺激皮肤。甚至可能含有甲醛等有害成分。
选购建议
购买时注意避免刺激性气味、浑浊分层的产品。使用后若皮肤干燥发痒,可能是表面活性剂问题;洗后衣物滑腻,可能含硅油或柔顺剂。
06 杂牌三无纸巾
纸巾是家庭必备品,但有些廉价纸巾可能暗藏隐患。
部分纸巾价格极低,且没有任何标识,属于“三无产品”。这类纸巾可能使用劣质原料,如废纸回收纸,含有油墨残留、重金属、荧光增白剂、漂白剂等。
此外,一些纸巾使用发霉纸浆,可能滋生黄曲霉素。生产过程中可能添加荧光增白剂、滑石粉,导致皮肤过敏甚至慢性中毒。微生物和真菌孢子超标也可能引发感染。
选购建议
选择有正规标识(厂址、执行标准)的产品,优先选择知名品牌或中国环境标志认证产品。优先购买原生木浆或竹木浆纸巾。
07 一次性纸杯
家庭和办公场所常备一次性纸杯,但廉价产品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部分低价纸杯可能使用工业石蜡或回收塑料涂层,遇热释放有害物质(如苯系物)。劣质纸杯可能添加过量荧光增白剂,长期接触影响健康。外部油墨若非食品级,也可能污染饮品。
选购建议
购买时选择价格适中的产品,查看是否有QS标志或食品接触材料认证。避免有刺鼻气味、杯身不坚挺的产品。
以上是本期关于家居用品安全的专题分享,感谢阅读!若觉得有用,欢迎转发给更多朋友。更多家居安全知识,欢迎关注“家居杂坛”,下期再见!
—
文章tag标签:
{1、家居用品安全} {2、有毒生活用品} {3、315曝光} {4、选购指南} {5、健康家居} {6、塑料杯安全} {7、纸巾选购} {8、食品级标准} {9、厨房安全} {10、家居杂坛}
本文是基于《315曝光!这7种生活用品难用有毒,快扔别犹豫》的AI重写版本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