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多所高校针对AI代写论文现象加强监管,出台新规规范学生使用AI工具撰写毕业论文的行为。与此同时,市场上低价的AI论文生成工具泛滥,引发学术诚信担忧。本文将深入探讨高校如何应对AI技术冲击,以及如何平衡科技与学术规范的关系。

文章标题: 高校加强AI论文检测!2毛钱的AI代写工具,多校出新规严防学术不端

文章内容:

摘要:近期,国内多所高校针对AI代写论文现象加强监管,出台新规规范学生使用AI工具撰写毕业论文的行为。与此同时,市场上低价的AI论文生成工具泛滥,引发学术诚信担忧。本文将深入探讨高校如何应对AI技术冲击,以及如何平衡科技与学术规范的关系。

近年来,AI技术发展迅速,其中生成式AI工具在文本创作领域表现突出。然而,一些学生利用AI工具代写论文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学术诚信。对此,国内多所高校纷纷行动,加强AI代写论文的检测和监管。

例如,福州大学教务处规定,在2024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中,将AI代写检测结果作为成绩评定和优秀毕业论文评选的参考依据。天津科技大学则规定,若本科生毕业论文中生成式AI检测的结果超过40%,学院将发出警示,并要求学生自查自纠。湖北大学也在本科毕业论文审核过程中,试行加入对文章使用生成式AI风险情况的检测。

AI代写工具泛滥,最低2毛钱一篇

然而,尽管高校加强监管,但市场上AI代写工具依然泛滥。据央视记者调查发现,目前有不少AI工具将“论文”作为主打模板,声称提供快速生成文章功能,千字论文不到1分钟即可生成,最低价格为每次2毛钱。此外,这些AI工具还存在引用文献不存在、引用数据有偏差等问题,严重影响学术质量。

AIGC检测服务系统:用AI查询AI

为了有效监管AI生成内容,高校引入了“AIGC检测服务系统”。该系统以文本为检测对象,通过语言模式和语义逻辑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比对,区分人工创作的内容和AI模型生成的文本内容,从而进行监管和维护学术诚信。简单来说,就是“用AI查询AI”。

网友热议:AI辅助还是滥用?

对于AI代写论文现象,网友观点不一。

一部分网友认为,AI工具可以作为辅助工具使用,但不能滥用。例如,有网友表示:“辅助可以,但不能滥用。”还有网友提出:“不能一味禁止,要正确引导”,“工具没有好坏”。

然而,也有网友对AI代写现象表示担忧。例如,有网友吐槽:“人写的还不如AI”,“有工具,傻子才不用”。还有网友提出更深入的问题:“人不能被技术所裹挟”,“人的能力是否能体现”。

还有网友认为,该查的不是论文,而是取消本科论文。

AI技术冲击教育,管理需有“红绿灯”

AI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一方面,AI可以为学习和思考提供辅助,提高效率;另一方面,也存在着学术不端的风险。

此前曾有媒体面向全国高校学生发起关于AI工具使用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4.88%的受访者曾使用过AI工具,其中16.30%的受访者经常使用AI工具。由此可见,AI在高校的渗透率确实不低,许多大学生开始使用人工智能辅助课程学习。

对于AI论文写作,尽管各方看法不同,但有一个基本共识,就是明确反对捉刀代笔、剽窃伪造等学术不端行为,高校也都明确划定了这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但在更细化、具体的规定上,比如AI的使用边界和学术参与尺度上,还有很大的探讨空间。

专家观点:平衡科技与学术规范

正如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执行院长张洪生表示,他鼓励学生们进行创新和尝试,但一定要有自己的独创性,不能直接对生成式人工智能进行照搬、“复制粘贴”。面对新技术的冲击,对学位论文、毕业设计等的技术监管应当加强。应当了解人工智能技术的规律和使用伦理,而不能投机取巧、产生偷懒心理,更不能出现学术造假、欺骗行为。

因此,高校出台规范AI撰写论文的政策,就非常有必要。这不仅是让学生们明确AI使用的边界,正确运用AI工具来辅助学习,更重要的是它传递出一种态度,即在科技加持下追求效率的同时,也要维护学术研究的尊严,依旧保持对知识的敬畏。

文章tag标签:
{1、高校AI代写论文检测,2、AI论文写作规范,3、学术诚信,4、生成式AI,5、AIGC检测服务系统,6、AI技术,7、教育创新,8、红绿灯原则,9、学术不端,10、科技与学术}


本文是基于《高校严查AI代写论文!2毛起的AI工具生成论文,多校出新规》的AI重写版本

免责声明:本站为个人博客,博客所发布的一切修改补丁、注册机和注册信息及软件的文章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信息来自网络,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 访问和下载本站内容,说明您已同意上述条款。本站为非盈利性站点,VIP功能仅仅作为用户喜欢本站捐赠打赏功能,本站不贩卖软件,所有内容不作为商业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