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教育厅于11月18日印发《河南省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实施方案》,旨在推进课堂教学、作业管理、招考制度等多领域改革,通过三年努力提升教育质量,减轻学生负担。方案涵盖课堂教学改革、作业管理、招考制度改革、教育评价改革、课后服务质量提升等多个方面,强调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文章标题:河南省教育厅发布新方案,多领域改革推进义务教育质量提升
正文:
近日,河南省教育厅发布了《河南省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针对课堂教学、作业总量、招考制度、教育评价及课后服务等方面提出了详细改革措施。
《实施方案》明确,将重点推进义务教育课堂教学、作业管理、招考制度、质量评价、教研支撑、课后服务等领域的改革。目标是经过三年努力,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形成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健全素质教育导向的质量评价体系。通过改革,河南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将持续提高,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将得到有效减轻,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将切实提升。
### 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实施方案》强调,要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方式和教学环节,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每年将培育和推广一批优秀教学成果,遴选一批教学改革示范区和示范校。
此外,还将深化课程领域改革,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确保国家规定课程开足开齐开好。积极推进幼小科学衔接,严格按照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不得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调整进度。同时,加强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协调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之间的关系,引导学校构建多样化有特色的课程体系。
在教育信息化方面,将实施教育新基建工程,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和常态化应用。加强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建设,以农村薄弱学校和教学点为帮扶重点,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同时,征集、开发丰富优质的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免费向学生提供高质量专题教育资源和覆盖各年级各学科的学习资源。
### 严控书面作业总量:提高作业管理水平
《实施方案》提出,要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学校完善作业管理办法,合理调控作业的结构和总量。建立作业公示制度,加强质量监测。
具体而言,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也要控制书面作业总量。
同时,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学校将作业设计作为校本教研重点,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的基础性作业,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定期组织开展优秀作业评选与展示交流活动,形成优质作业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加强作业完成指导,开展作业评价试点工作,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作业分析诊断。学校引导教师切实履行作业指导职责,指导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初中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教师要对布置的学生作业全批全改,并及时做好反馈,加强面批讲解,认真分析学情,做好答疑辅导。
### 完善招考制度改革:切实减轻学生压力
《实施方案》强调,要完善招生制度改革,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坚持“公民同招”,规范学校招生行为,坚决遏制“择校热”、掐尖招生等问题。
同时,加强学校考试管理,严格压减考试次数,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义务教育其他年级由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初中年级可适当安排一次期中考试。科学运用考试结果,考试成绩呈现实行等级制,严禁公布学生成绩和排名,不得按考试结果给学生调整分班、排座位、“贴标签”。
### 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加强教育质量监测
《实施方案》提出,要健全教育评价体系,在中小学探索绿色评价、增值评价,完善学习过程评价与考试结果评价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严禁下达升学指标或片面以升学率评价学校和教师。
加强质量监测评价,制订义务教育质量评价实施细则,建立省市县(区)三级联动、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机制,实行县(市、区)和校自评、市级复核、省级评价的办法。定期对县域、学校、学生三个层面的评价结果进行公布。各地要积极探索建立各学段各学科的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和基于数据分析的课堂教学诊断反馈机制,指导一线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 提高课后服务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实施方案》强调,要保障课后服务时间,确保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实现全覆盖,努力实现有需要的学生全覆盖。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即学校每周5天、每天至少2小时开展课后服务,结束时间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
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完善“一校一案”课后服务实施方案,鼓励学校提供“菜单式”课后服务项目和内容,供学生和家长自愿选择。将课后服务纳入教研体系,开展学习辅导,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与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发展需求。
保障课后服务条件,各地要制定学校课后服务经费保障办法,采取财政补贴、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方式,确保经费筹措到位。课后服务经费主要用于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和相关人员补助。教师参加课后服务的表现应作为职称评聘、表彰奖励和绩效工资分配的重要参考。
附全文:
《河南省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建设河南高质量教育体系,坚持“五育”并举、质量提升、均衡发展等原则,遵循教育规律,发展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目标
大力推进义务教育课堂教学、作业管理、招考制度、质量评价、教研支撑、课后服务等重点领域改革,经过三年努力,基本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形成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健全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质量评价体系,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高,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真正减轻,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切实提升。
三、实施步骤
(一)部署推动(2021年11月-12月)。(二)组织实施(2022年1月—10月)。(三)总结推广(2022年11月—12月)。(四)巩固提升(2023年1月及以后)。
四、工作措施
(一)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二)严控书面作业总量,提高作业管理水平。(三)完善招考制度改革,切实减轻学生压力。(四)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加强教育质量监测。(五)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强化教科研支撑引领。(六)提高课后服务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党的领导。(二)狠抓工作落实。(三)加强监督检查。(四)注重宣传引导。
—
文章tag标签:
{1、河南省教育厅,2、义务教育,3、教育教学改革,4、素质教育,5、课堂教学,6、作业管理,7、招考制度,8、教育评价,9、课后服务,10、学生减负}
本文是基于《11月18日河南省教育厅印发实施方案,推进多领域改革》的AI重写版本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