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教师团队的教育教学改革案例荣获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示范称号,成功推进课程思政改革。这些案例涉及管理学、大学英语、战略管理、计量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双语)和金融科技等领域,通过创新教学方法、融入思政元素和产教融合,显著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为高校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
文章标题:我校教师团队荣获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教学改革示范称号,课程思政改革成果显著
文章内容:
近日,我校教师在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公布的“2025年教育教学改革示范案例”中脱颖而出,刘杨、高娟、刘艳、刘志林、杜聪慧、付浜荻等教师负责的案例荣获示范称号。这一成就不仅与众多重点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案例同台竞技,还获得了上级的高度认可,为学校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强大动力。
1. 管理学课程思政改革:针对“重技能轻德育”问题,以《新文科建设宣言》为指导,构建“价值引领 – 知识融合 – 能力提升 – 实践赋能 – 创新驱动”五维一体育人体系。通过重构教学内容、采用多元教学法和数字化平台,改革考评体系,学生评教达90.7分,85%学生反馈能力提升。课程获评北京市“优质本科课程”,为高校课程思政提供了可复制范例。
《管理学》被评为“北京市优质本科课程”
2. 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创新:构建“三维一体”模式,整合“主题式”思政资源库和“双线混融”教学,依托智能平台实现动态管理。创新“认知-实践-传播”育人路径,搭建“课堂-校园-国际”三级实践平台,有效提升学生运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累计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10余项,形成“语言筑基、文化铸魂、思政育人”的特色经验。
教学团队获得校级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
3. 战略管理课程改革:针对民办高校生源与数字化转型需求,构建“案例驱动、混合式教学、产教融合、思政引领”四位一体模式。采用闭环案例教学法,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O2O学习生态,引入产教融合模式对接行业需求,开发“隐性渗透+显性引导”思政路径,培育学生家国情怀,强化能力本位。
《战略管理》课程教案获评北京市高校优质教案
4. 计量经济学教学新范式:设计“基础理论—前沿方法—中国案例”教学内容,结合授课专业开发“计量+X”教学模块,提出“问题—探究—讨论—实践”教学模式,锻造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探索多维考核方式,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逐步形成了从课程涵盖的方法中培育科学精神,从课程蕴含的哲学思想里夯实专业素养的教学新范式。
案例负责人获评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
5. 市场营销学(双语)教学改革:以“思政引领、课赛融通”为核心,创新性构建双语教学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模式。通过挖掘本土案例,系统化融入思政元素;同步推进“课赛结合”实践,指导学生获国家级竞赛奖项60余人次;采用“讲授+研讨”双语教学模式,配套多元过程化考核体系,强化学生营销实战能力与英语学术写作素养。
案例负责人主持市场营销学课程以赛促学校园赛
6. 金融科技产学深度协同育人模式:以“新技术赋能教育”为核心理念,构建“产学研深度协同育人”模式。校企共建专业、实验室及课程体系,形成“实验课程 + 学科竞赛 + 协同育人项目 + 行业导师”培养路径,获北京市产学研深度协同育人平台等荣誉,为首都输送复合应用型人才。
“金融科技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项目”获批教育部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并顺利结项
案例负责人受邀参加第七届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年会并作题为“金融科技产学研专业建设新思路——以北京金融科技学院的实践为例”的报告
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推进
近年来,学校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和《北京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22-2024年)》部署的各项改革任务,全面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以上获评的6项教育教学改革示范案例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部分缩影,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的重要体现。
今后,学校将持续以“高端化、全球化、个性化”为发展战略,继续加大教育教学改革的力度,深化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科技赋能教育的创新路径,贯彻落实好新时代下“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
文章tag标签:
{1、教育教学改革, 2、课程思政, 3、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 4、教学改革示范案例, 5、产教融合, 6、人才培养模式, 7、科技赋能教育, 8、立德树人, 9、新工科, 10、产学研协同}
本文是基于《我校教师教育教学改革案例获示范称号,推进课程思政改革》的AI重写版本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