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途英语,一个能陪你慢慢扎根的学习工具
我接触高途英语挺长时间了,它不算什么“神奇提分魔法”,更像是一个装满英语学习工具的“百宝箱”——里面有词汇课、语法讲解、听力阅读材料,还有能帮你分析错题的系统。但关键不是这些工具本身有多厉害,而是它让我这种英语长期“半吊子”的学生,找到了“慢慢扎根”的学习节奏。
一、先摸底:知道自己“到底卡在哪儿”比盲目学更重要
我高一英语一直徘徊在90分左右(满分150),总觉得自己“该背的背了,该练的练了”,但成绩就是上不去。后来用高途的系统做了个“学习诊断”(其实就是把平时做的题按模块分类,统计错误率),才发现问题比想象中具体:
词汇量不够,阅读里每篇都有5-8个生词影响理解;
语法一知半解,比如定语从句分不清“先行词是人还是物”,非谓语动词总记混“to do”和“doing”;
听力反应慢,连读弱读听不出来(比如“wanna”听成“want”);
作文只会写简单句,稍微复杂点就语法错误一堆。
这些具体的问题比“我英语差”这种大结论有用多了——它让我知道,与其跟风刷题,不如先针对这些漏洞补基础。
二、词汇:别贪多,先搞定“高频词”和“语境记忆”
我以前背单词总爱捧着3500词表从A开始啃,结果背到“abandon”就放弃了(不是梗,是真的)。后来在高途的词汇课里学了个更实在的方法:“优先背高频阅读词+结合语境记”。
高途的系统会把课本和真题里的高频词单独整理出来(比如“achieve”“influence”“environment”这些高考常考词),我每天早上花20分钟背10个,重点不是拼写100%正确,而是“看到能立刻反应出中文意思”;
晚上复习时,我会把当天背的单词放到课本例句或者高途提供的“真题例句”里读一遍(比如“achieve”搭配“goal”,例句是“The student achieved his goal by working hard.”),这样记住了单词的用法,比单独背中文释义更管用;
碎片时间用APP刷词(比如吃饭时刷10个),只看英文回忆中文,错的单词单独记在小本子上,第二天重点复习。
坚持了两个月,我明显感觉阅读时生词变少了——以前读一篇阅读要查5-6个词,后来最多查1-2个,速度和理解都上来了。
三、语法:别啃大厚书,从“错题里挖规则”更高效
高中语法确实复杂(定语从句、非谓语动词、时态综合),但我发现“与其硬背口诀,不如从错题里总结规律”。高途的语法课会把每个知识点拆得很细(比如定语从句先讲“什么是先行词”,再分“人/物/时间/地点”分别对应的关系词),但我最受益的是“错题反推”——把平时做错的语法题(比如选错了关系词、时态用错了)整理到本子上,先自己分析错因(比如“没分清先行词是人还是物”),再对照解析标出考点(比如“who指人,which指物”“现在完成时强调对现在的影响”)。
比如我以前总搞混“现在完成时”和“一般过去时”,后来专门整理了10道相关错题,发现错误集中在“有没有‘对现在的影响’这个语境”(比如“I have lost my key”强调“现在没钥匙”,而“I lost my key yesterday”只是陈述昨天的事)。把这些规律总结清楚后,再遇到类似题,我就会先问自己:“这个动作对现在有影响吗?” 慢慢就不容易错了。
四、听力和阅读:每天“精练一篇”,比刷十篇更有用
听力:
我听力差主要是连读弱读听不出来(比如“what do you”听成“wadja”),后来高途的听力材料里有个“精听训练”——每天选1段真题听力(或者课本配套听力),先完整听1遍了解大意,再逐句听:第一遍听不懂就反复听3-5遍,直到能写出/复述出大概意思;最后对照原文,标出没听出来的部分(比如连读“gonna=going to”“wanna=want to”)。
练了一个月后,我明显感觉对“常见连读”的敏感度提高了,考试时能更快抓住关键词(比如转折词“but”“however”,数字、地点这些高频考点)。
阅读:
阅读我以前总习惯“通读全文再做题”,结果时间不够用还容易漏细节。高途的阅读课教了个更高效的方法:“先看题目,圈关键词,再回原文定位”。比如细节题会问“某个人的观点是什么?”,我就先圈“某人+观点”(比如“Dr. Smith thinks…”),然后回原文找这个人说的那段话,而不是从头读到尾。
每天我固定做1篇阅读理解(从课本同步阅读开始,再过渡到真题),做完后用高途的“解析功能”看自己错在哪儿(比如定位错了段落,或者没理解长难句)。慢慢养成了“读题→定位→比对”的习惯,速度从原来一篇10分钟拖到15分钟,缩短到了8-10分钟,正确率也稳定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