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贝壳财经年会上,新京报AI研究院与数据公司Xsignal联合发布“全媒介之星”中国TOP 20 AI应用榜单。榜单基于全媒介声量(覆盖新闻、社交、短视频等800+平台)及MAU数据,揭示AI市场“一超引领、多元跟进”趋势,头部效应显著,但垂直场景差异化竞争已初现端倪。
文章标题:2025上半年中国AI应用榜单揭晓:豆包、DeepSeek、夸克领跑,市场呈现“一超多强”格局
---
文章正文:
7月10日,2025贝壳财经年会上,新京报AI研究院携手数据公司Xsignal发布了上半年“全媒介之星”中国TOP 20 AI应用榜单。该榜单通过整合新闻、社交、短视频等800+平台数据,结合AI应用用户发文总量(全媒介声量)及月活跃用户(MAU)指标,梳理出2025年1-6月表现突出的20款中国AI产品。
### AI应用市场:头部集中与场景分化并存
2025年上半年,中国AI应用市场呈现两大趋势:“一超引领”与“多元跟进”。其中,AI聊天机器人以35%(7款产品)的占比稳居核心赛道,成为用户认知最成熟的AI形态。豆包、DeepSeek、夸克凭借超2000万声量(豆包近3000万)和破亿MAU(豆包2.05亿、DeepSeek 2.2亿),构筑起难以撼动的市场壁垒,合计占据超60%的活跃用户。
#### 头部三巨头:声量与用户规模双破亿
豆包、DeepSeek、夸克的“超级三巨头”效应凸显:三者合计声量超4000万,用户规模超3亿,牢牢占据核心流量入口。然而,市场集中度攀升的背后,马太效应愈发明显——排名第4-5的纳米AI搜索、即梦AI声量仅700-800万,用户数约1400万,与头部差距显著。
关键指标:声量-用户转化效率成核心竞争力
豆包以3000万声量撬动2.05亿用户,夸克用2000万声量积累9255万用户,印证了AI产品需精准匹配用户需求。相比之下,Lovekey键盘(声量431万,用户仅54万)暴露了小众虚拟角色定位的局限,而效率工具Manus(声量23万,用户870万)则通过AI Agent聚焦垂直场景,证明“效率制胜”优于大规模营销依赖。
### AI应用市场分化:通用赛道与垂直场景的博弈
#### 通用聊天机器人:垄断格局难撼,差异化成破局关键
在通用聊天机器人赛道,“三巨头”已形成寡头垄断。DeepSeek以R1推理模型差异化突围,但新入局者需避开“全能型”定位,深耕特定用户需求。
#### 垂直场景:图像生成与效率工具成“潜力赛道”
- 图像生成领域:即梦AI(声量781万,用户1402万)印证了“图像创作大众化”趋势,产品体验直接决定增长速度。
- 效率工具赛道:Manus等AI Agent产品通过精准赋能工作与生活场景,实现用户规模持续增长,凸显“刚需+高黏性”特征。
- AI虚拟角色:市场关注度高(声量210-487万),但用户规模有限(54-373万),需在IP运营、情感交互上深化探索,从“新鲜感消费”转向“持续性价值”。
### 未来趋势:从“流量争夺”到“价值深耕”
当前AI应用市场正从“跑马圈地”转向“精耕细作”:
- 头部玩家需转向多模态融合(语音、图像、文本协同)、个性化智能体(记忆与学习能力)、场景解决方案,构筑技术壁垒。
- 垂直领域的“小而美”产品更易建立用户忠诚度,如图像生成体验迭代、效率工具场景深挖。
- 声量-用户-留存转化漏斗凸显了AI产品需明确核心用户画像,提升生命周期价值(LTV),而非依赖短期流量。
临界区关键词: AI应用市场、头部效应、垂直场景、价值深耕、场景化竞争
站在2025年的中场节点,中国AI应用市场已进入分水岭:通用领域头部格局稳固,垂直赛道机会窗口打开。唯有跳出流量依赖,聚焦技术与用户需求的耦合点,才能在“价值深耕战”中胜出。随着AI与千行百业的融合加深,创造独特价值的产品终将成为市场赢家。
本次榜单为新京报AI研究院联合Xsignal的首期发布,未来将按月更新。
---
文章tag标签:
{1、AI应用市场、2、AI聊天机器人、3、垂直场景、4、头部效应、5、价值深耕、6、场景化竞争、7、临界区关键词}
本文是基于《2025贝壳财经年会发布上半年全媒介之星中国TOP 20 AI应用榜单》的AI重写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