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能优化的分层思想是:从整体出发,分层逐步优化。

它可以分为4个层次:

1. 硬件层:选择高性能的CPU、内存、存储、网络等硬件,提供基础的系统吞吐能力。硬件的性能直接限制软件性能的上限。

2. 操作系统层:调整操作系统内核参数,优化文件系统、网络系统和内存管理等,充分利用硬件资源。如调大shmmax、文件缓冲区大小等。

3. 中间件层:优化应用服务器、数据库、缓存等中间件,它们的性能直接影响应用性能。如调整连接池、缓存大小、索引等。

4. 应用层:从系统拓扑、代码算法、数据库索引等方面优化应用程序,解决业务逻辑层面的性能瓶颈。

这4个层次从底层到高层,系统性能依次提高,但难度增加。

一般我们会从高层向底层进行优化:

1. profile应用程序,找到性能热点和瓶颈。尝试应用层优化,如简化业务逻辑、增加缓存等。

2. 判断中间件是否成为新的性能瓶颈,是否达到其 Maximum 容量。必要时进行中间件优化,如扩容、加索引等。

3. 检查操作系统设置和资源利用率,进行必要调整。但操作系统层面优化也可能引入风险,需谨慎。

4. 最后判断是否需要更高配置的硬件来支撑,如果经过前3层优化仍不能满足需求就需要考虑升级硬件。

总之,系统性能优化需要从宏观的系统拓扑和微观的代码算法出发,有条理有层次的进行优化。硬件、操作系统、中间件和应用程序是系统运行的基石,我们需要全面考虑,并且优化工作也需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优化某一层面but造成其他层面的性能问题。这正是分层性能优化思想的真谛。

优化工作是技术活,也是艺术。它需要运用许多技巧,但最关键的是要有整体思维,平衡各个层面,这样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系统优化。#软件架构#

免责声明:本站为个人博客,博客所发布的一切修改补丁、注册机和注册信息及软件的文章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信息来自网络,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 访问和下载本站内容,说明您已同意上述条款。本站为非盈利性站点,VIP功能仅仅作为用户喜欢本站捐赠打赏功能,本站不贩卖软件,所有内容不作为商业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