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协会今天(4日)发布消费提示,结合近期投诉热点,提醒广大消费者科学理性消费,远离网络购物陷阱。中消协提示:

谨慎识别促销活动真实性,警惕价格欺诈

部分商家通过虚构原价、夸大折扣(如“原价999元,限时特惠99元”)、设置“限时秒杀”倒计时等方式诱导消费。此类行为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关于明码标价和禁止虚假宣传的规定。建议消费者:

严把商品质量关,防范假冒伪劣风险

网络平台存在部分商家以“低价清仓”“工厂直销”为名销售假冒品牌商品,或通过仿冒商标、模糊描述(如“某品牌同款”“正品代购”)误导消费者的情况。建议消费者:

警惕新型诈骗手段,保护财产安全

近期频发“冒充客服退款”“快递丢失理赔”等电信诈骗案件。不法分子通过非法获取消费者订单信息,诱导点击钓鱼链接、提供短信验证码或下载不明软件,导致消费者资金被盗。 建议消费者:

强化个人信息保护,防范隐私泄露

部分商家违规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如身份证号、人脸数据),或通过快递面单非法收集、买卖用户地址、电话,导致骚扰电话、诈骗风险增加。建议消费者:

依法主动维权,共建诚信消费环境

当消费者遭遇虚假宣传、商品质量缺陷、拒不退换货等问题时,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第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五十九条等规定维护自身权益。维权途径可依次选择协商解决、平台介入、投诉举报、司法诉讼。先通过平台客服发起投诉,要求商家履行退换货或赔偿义务;若协商未果,可申请交易平台介入处理;平台处理不佳可通过“消协315”投诉平台或者热线电话向消协组织投诉,也可以向有关监管部门举报;如果涉及金额较大、情节严重,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消协强调,网络购物需牢记“三不原则”:不轻信夸大宣传、不点击不明链接、不脱离平台交易。消费者可主动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提升自我保护能力。

免责声明:本站为个人博客,博客所发布的一切修改补丁、注册机和注册信息及软件的文章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信息来自网络,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 访问和下载本站内容,说明您已同意上述条款。本站为非盈利性站点,VIP功能仅仅作为用户喜欢本站捐赠打赏功能,本站不贩卖软件,所有内容不作为商业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