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信息化设备领域,国外厂商在硬件方面仍占据领先地位,但国内厂商在软件领域正强势崛起。本文将深入探讨国内外厂商在医疗信息化市场的竞争格局,特别是国产软件企业在行业解决方案中的表现,以及市场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医疗信息化设备:国外厂商硬件领先,国内厂商软件崛起?

近年来,医疗信息化设备市场呈现出国内外厂商各展其长的态势。根据专业软件行业研究机构海比研究的一项研究报告,国外厂商在硬件设备方面仍保持领先优势,而国内厂商则在软件领域逐渐崭露头角,甚至可以替代国外厂商。

#### 硬件设备:国外厂商优势明显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了多家医院信息中心相关负责人,发现大部分二甲及以上的医院在服务器、存储、数据库等硬件设备上,仍然倾向于选择IBM、HP、EMC等国外厂商的产品。

“从技术实力、产品性能、稳定性、兼容性等各方面来看,国外厂商在硬件设备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大部分级别较高的医院不会冒风险来使用国产的硬件设备。”一位三甲医院信息中心的工程师张亮(化名)对本报记者表示。然而,一些县级市的小医院可能会因为资金实力有限,而选择国产厂商的产品。

#### 软件领域:国内厂商逐步替代

不过,在行业解决方案上,包括东软集团、方正众邦、东华软件、天健科技、用友医疗、金仕达卫宁等在内的国产厂商已经可以替代国外厂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宋炎昨日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复兴医院的行业解决方案采用了东华软件的产品。据了解,北京多家三甲医院也采用了东华软件的产品,尽管其基于医疗系统的行业解决方案并非完全国产化,而是基于澳大利亚的软件进行了汉化工作。

#### 医疗IT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

张亮表示,现在金融、电信等行业的市场基本被瓜分完了,而医疗IT市场由于标准的缺失和地方的保护,发展不均衡,存在一定的市场机会。然而,对于国内的软件企业来说,要想在医疗IT系统分一杯羹并不容易。

“他们本身不是这个行业的,要想进入到这个行业里来,就必须派足够的人员,进驻到医院里面,完全按照医院的流程进行市场需求调研,光是对一家医院的市场需求调研就要花半年到一年以上时间。”张亮说。即便这家公司的软件在一些医院已经得到了应用,要开拓一家新的医院,仍然要投入不少人力,因为每家医院之间的业务流程都有差别,软件公司需要进行客户化改造,少则几百条,几个月时间,多则几千条,投入的人力也可能要上百人。

#### 临界区关键词:医疗信息化建设

导致上述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医疗信息化建设和运行的标准缺失,导致全国的医疗行业各自为政。再加上地方保护主义,各个区域的医疗资源和信息化建设千差万别。

“没有哪一家软件公司能在医疗系统做到很大,如果能够拿下40家医院,就已经非常不错了。”张亮坦言。光在北京,就有300多家针对医疗系统的软件公司,每家公司依据自身实力开发不同级别的医院客户。

不过,相对来说,国产软件企业比国外企业更有本土化的优势。一位国外企业的IT技术人员对本报记者表示,他所在的公司一般只做平台级别、数据库和分析工具的开发,至于如何使用,则会和本土的软件厂商合作,因为医疗系统的地域性很强,流程千差万别。

{1、医疗信息化设备} {2、国外厂商硬件领先} {3、国内厂商软件崛起} {4、东软集团} {5、医疗信息化软件} {6、行业解决方案} {7、临界区关键词:医疗信息化建设} {8、地方保护主义} {9、医疗资源} {10、客户化改造}


本文是基于《医疗信息化设备:国外厂商硬件领先,国内厂商软件崛起?》的AI重写版本

免责声明:本站为个人博客,博客所发布的一切修改补丁、注册机和注册信息及软件的文章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信息来自网络,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 访问和下载本站内容,说明您已同意上述条款。本站为非盈利性站点,VIP功能仅仅作为用户喜欢本站捐赠打赏功能,本站不贩卖软件,所有内容不作为商业行为。